近 期 活 動 精 選
●關于舉辦社會辦醫首席信息官能力建設暨數字化轉型賦能臨床創新應用系列培訓班的通知
●關于召開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暨二屆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的通知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是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更多>>
行業資訊丨《2023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解讀
一、為什么要按年度發布目標?
自2021年以來,我委連續兩年發布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和各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全行業高度關注,各方圍繞相關目標積極開展落實工作。兩年的實踐證明,明確的目標能夠強化相關人員責任感,調動相關人員積極性,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推動工作快速有序開展,對提升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目標引導下,醫療質量安全部分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在一年內得到明顯改善,相關改進工作進入良性軌道。同時,我們也發現,隨著行業發展和工作推進,醫療質量安全情況每年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一些新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暴露出來,成為質量工作關注的重點。為指導行業精準開展改進工作,需要在保障工作延續性的基礎上,按年度及時更新目標,保障目標的科學性、時效性、可行性,以此為切入點開展系統改進工作,推動整體醫療質量安全水平提升。
二、2023年度目標與2022年度目標有什么區別?
2023年目標是既往目標的繼承與發展,是深入推進目標導向的重要舉措。為保障工作的延續性,2023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中有8項來源于2022年目標,相關目標均是對醫療質量安全影響重大、行業高度關注、具有進一步提升空間的目標,需要行業堅持不懈的推進有關工作。在此基礎上,根據既往監測發現的突出薄弱環節,新增了“降低住院患者圍手術期死亡率”、“提高四級手術術前多學科討論完成率”2個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指導行業針對性開展改進工作。此外,調出的2項目標作為各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繼續推進,以保障相關工作的延續性。
三、如何推動年度目標的實現?
目
近 期 活 動 精 選
●關于舉辦社會辦醫首席信息官能力建設暨數字化轉型賦能臨床創新應用系列培訓班的通知
●關于召開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換屆選舉會議暨二屆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的通知
★ 點擊標題可了解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以下簡稱“本會”)英文名稱是:Chinese Non-government Medical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縮寫:CNMIA)。本會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由依法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相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有關組織和個人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獨立法人社團,也是全國唯一從事社會辦醫行業服務和行業管理的國家級行業組織。本會黨建機關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組織登記機關為民政部,業務管理機關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衛生健康委。 本會成立以來,始終以匯聚社會力量,鑄就健康中國為發展愿景;以行業需求為導向,堅持以黨的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重大理論作為指導思想;遵循以產業鏈為動力、學術鏈為標準、人才鏈為核心、資金鏈為保障的“四個鏈”建設發展為工作思路;秉持以服務為根本、自律為核心、維權為責任、指導為手段作為辦會宗旨;以發展和規范社會辦醫為歷史使命;以制定行業標準,開展國家級行業評價為抓手;建立互聯網+醫協體云平臺,充分發揮政府與社會辦醫療機構聯系溝通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微信訂閱號
標的實現需要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醫療機構、質控組織和行業學協會密切合作、共同推進。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把推動目標實現作為年度工作重點,指導轄區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質控組織開展改進工作。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承擔年度目標改進工作的主體責任,要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推動機構內多部門、多學科協同工作,按照各目標核心策略制定符合本機構實際的管理組織架構、相關制度、工作機制和實施路徑,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相關管理人員和醫務人員積極性,以點破面,提升整體醫療質量安全水平。各專業質控中心和質控組織要將本專業質控工作改進目標作為年度核心工作,細化相關改進策略,加強宣貫培訓,做好技術支撐,保障措施落地。相關行業組織要利用自身優勢,圍繞目標積極開展研究和交流,共同構建政府主導、行業自律、機構自治、多方參與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格局,培育全員關注、全員參與的醫療質量安全行業理念與文化。